三國演義的成語和歇后語
作奸犯科【出處】諸葛亮前出師表:「若有作奸犯科,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,論其刑賞。偃旗息鼓【出處】三國志蜀志趙云傳注:「偃旗息鼓,曹軍疑有伏兵,引去。出言不遜【出處】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:「此人出言不遜,何不殺之。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【出處】三國演義第一回:「話說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初出茅廬【出處】據(jù)三國演義所載,諸葛亮初出茅廬,佐劉備用兵,觀與張飛不服,行事諸多困難。刮目相待【出處】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:「肅附蒙背曰:『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學識英博,非復吳下阿蒙。蒙曰:『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」危在旦夕【出處】三國演義第二回:「天下危在旦夕,陛下尚自與閹宦共飲耶?」危急存亡之秋【出處】諸葛亮前出師表:「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【出處】司馬昭在曹髦在位時,為大將軍,專管國政,自封為相國,不久封為晉公,昭還假裝不接受。髦很生氣地說:「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。名不虛傳【出處】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:「兵精糧足,名不虛傳。同符合契【出處】三國志吳志孫傳注:「一與君同符合契,有永固之分。吳下阿蒙【出處】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:「肅附蒙背曰:『吾謂大弟但非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學識英博,非復吳下阿蒙。蒙曰:『士別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?!贡种闱Ы稹境鎏帯坎茇У湔撜撐模骸咐镎Z曰:『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斯不見自見之患也。廊廟之器【出處】三國志蜀志許靖傳:「雖行事舉動,未悉允當,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。才高八斗【出處】南史謝靈運傳:「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獨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享一斗。手不釋卷【出處】曹丕自敘:「上雅好詩書文籍,雖在軍旅,手不釋卷。指日可待【出處】諸葛亮出師表:「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探囊取物【出處】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:「我向曾文云長言,翼德于百萬軍中,取上將之首,如探囊取物。文思泉涌【出處】文選曹植王仲宣誄:「文若春華,思若涌泉。
三國的歇后語和成語各三個
下列成語和歇后語均出自于“三國”時期, 成語: 1、髀肉復生(劉備):形容長期清閑,事業(yè)毫無成就。2、后患無窮(劉備):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。3、如魚得水(劉備與諸葛亮):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?qū)ψ约悍浅:线m的環(huán)境。4、三顧茅廬(劉備與諸葛亮):形容求才若渴,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。5、初出茅廬(諸葛亮):形容剛出來做事,缺乏實際經(jīng)驗,比較幼稚。6、虎踞龍盤(諸葛亮):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。7、集思廣益(諸葛亮):指集中眾人的意見,擴大工作的效果。8、鞠躬盡瘁(諸葛亮):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,死了方休。9、空城計(諸葛亮):指一種作戰(zhàn)方法。10、望梅止渴(曹操):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。11、捉刀(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):指代人寫文章。12、才占八斗(曹植):形容學問高,文采好。13、七步之才(曹植):形容才學高超,文思敏捷。14、超群絕倫(關羽):形容高出眾人之上,沒有人能與其相比。15、一身是膽(趙云):形容膽量極大。16、顧曲周郎(吳國都督周瑜):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、聽戲很內(nèi)行。17、巢毀卵破(孔融的兩個兒子):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,其人民或成員當然不能幸免。18、堅壁清野(曹操的謀士荀彧)指餓死、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(zhàn)方法。19、如嚼雞肋(楊修)比喻很乏味。20、老牛舐犢(楊修的父親楊彪):比喻父母愛撫子女。21、勢如破竹(杜預):比喻軍隊一路連打勝仗,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。22、車載斗量(吳國的中大夫趙咨):形容數(shù)量很多并不稀罕。23、斷頭將軍(巴郡太守嚴顏):形容壯士英勇不屈,寧死不降。24、吳下阿蒙(吳國名將呂蒙):形容沒有學識的粗人。25、想當然(孔融):形容沒有事實根據(jù)的主觀臆斷。26、兵貴神速(魏國謀士郭嘉):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。27、出言不遜(張郃):形容說話不客氣,沒有禮貌。28、大器晚成(崔琰):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。29、負重致遠(人稱“鳳雛”的龐統(tǒng),陸績,顧邵):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。30、樂不思蜀(劉禪):比喻樂而忘本。諺語、歇后語: 1、三個臭皮匠,賽過諸葛亮; 2、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; 3、過五關,斬六將; 4、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; 5、周瑜打黃蓋——一個愿打一個愿挨; 6、周瑜謀荊州——賠了夫人又折兵; 7、徐庶進曹營——一言不發(fā); 8、諸葛亮皺眉頭——計上心來; 9、魯肅上了孔明的船——糊里糊涂; 10、關公面前舞大刀——獻丑; 11、諸葛亮大擺空城計——化險為夷; 12、曹操敗走華容道——不出所科; 13、看三國掉淚——替古人擔憂。
關于三國的成語和歇后語
三顧茅廬,初出茅廬,舌戰(zhàn)群雄,錦囊妙計,羽扇綸巾, 鼎足三分, 過五關斬六將、烏合之眾、緩兵之計、死心塌地、虛張聲勢、步步為營, 桃園三結義